省政府领导就全省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在舞钢现场会上提出具体要求
5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在平顶山舞钢市召开全省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现场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文件精神,总结交流近两年我省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工作的成效和经验,进一步明确增减挂钩政策要求,推动土地整治和挂钩工作更加深入扎实地开展,在保障经济发展、保护土地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建设新农村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清醒认识土地形势,把试点工作作为加快发展、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机遇,统一思想,规范推进,精心运作,努力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与河南振兴提供有效保障。
郭庚茂省长认真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指出,今年以来,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省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均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良好态势,各方面发展更趋协调。这当中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国土资源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严格保护耕地前提下,基本保障了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对土地的需求。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的持续加大,结构调整、城乡建设、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需要大量建设用地,未来建设用地需求必将继续刚性增加,土地供求矛盾越发突出。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认识:一是必须坚定执行国家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能对国家土地政策松动抱有任何幻想,更不能以发展为由违法违规占用土地,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土地保护政策。二是必须积极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土地资源有限而且不可再生,谁浪费土地谁就缩小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堵塞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用地节约集约意识,增强土地利用效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单位土地的投资强度,努力增强土地承载力。三是必须把土地挖潜整治作为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的根本出路。要通过对现有城镇进行旧城改造、对未利用地进行开发整治、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等途径,充分挖掘土地使用潜力。要通过努力,使我省单位面积建设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建设用地容积率、单位土地二、三产业增加值等多项土地利用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整理出更多的建设用地,满足保护耕地、保障发展的需要。他强调,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情况下,谁能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正确解决土地约束问题,创新土地管理机制,谁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郭庚茂要求,要规范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和“三化”协调发展。他指出,在当前情况下,贯彻落实好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做好试点工作,可以起到减少农村建设用地占用,满足工业化、城镇化用地需求,让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一举三得”的效果。他要求,在推进试点工作中,要以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城乡接合部为重点区域,科学规划好开展试点的项目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使农民成为土地增值的受益者,切实维护好、保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合理权益;要立足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增加耕地、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矛盾、改善农民生活三大目标;要按国家规定程序和要求做好试点工作,把地方加快 发展需要与中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导向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依法依规、规划运作。
会上,副省长张大卫对如何规范推进试点工作以及全省国土系统如何更加积极、勤廉、高效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张大卫副省长要求,立足中原经济去建设大局,充分认识开展增减挂钩试点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当下,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努力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大难题,努力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都需要土地资源的有力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抓手,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集体建设用地挖潜,在实现人口向城镇几种的同时,有序推动建设用地向城镇集中,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布局,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是我省当前现实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我省唯一的选择。
张大卫强调,各地要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一定出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牢牢把握增减挂钩试点的原则与要求,抓住关键环节,严格规范操作,确保增减挂钩工作沿着正确方向有序推进。一要坚持规划先行,科学选点布局。二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三要坚持规范推进,严格增减挂钩指标和项目实施管理。四要坚持统筹运作,建立稳定的资金投入返还机制。
张大卫最后要求各地,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增减挂钩试点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他指出,增减挂钩工作是一项多级管理、跨部门协作和分步实施的系统工程,各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与要求上来,加强领导,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着力建章立制,加强规范管理,勇于探索创新,事实局部突破,努力开创增减挂钩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启生在会上总结了我省增减挂钩工作取得的明显成效,指出,我省增减挂钩工作自2009年启动以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加强耕地保护、推动节约集约用地、环节土地供需矛盾、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建设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几年来,我省共安排建新项目区263个,保障新增建设用地11.17万多亩,其中城镇建设用地6.69万亩,新农村建设用地4.48万亩。共安排产业集聚区用地6万多亩,有利地推动了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
张启生强调,要准确把握增减挂钩政策的内涵,科学安排增减挂钩项目,严格规范增减挂钩项目管理,规范使用土地整治建设用地指标,严格按照增减挂钩政策,规范使用“三项整治”指标。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对2011年的增减挂钩工作,张启生作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地落实任务,强化保障,推动增减挂钩试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今年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三项:一是抓紧实施已经审批的增减挂钩项目。对于已经完成周转任务的挂钩项目,各市要按照国家和省里关于挂钩项目验收的有关规定,抓紧进行验收。对于正在实施中的挂钩项目,要采取多项措施,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挂钩周转任务。对于确实无法完成的挂钩项目,要及时收回指标,安排其它项目。二是做好今年挂钩项目的上报审批工作。三是对于有“三项整治”指标的县(市、区),要抓紧安排上报增减挂钩项目,涉及的建新区要首先安排在县域内的产业集聚区和城镇建设急需的项目。
张启生要求各地结合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和增减挂钩试点信息化建设,实行全程监管。充分发挥土地执法监察的作用,完善问题发现和查处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挂钩工作实行责任目标管理,对没有完成任务的省辖市,取消其挂钩试点资格。同时,将各省辖市挂钩工作完成情况与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分配挂钩,与土地整理项目安排挂钩,通过奖优罚劣,激励各地把挂钩工作做得更好。
会议由省政府副秘书长胡五岳主持。河南省政府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安惠元等出席了会议。省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省辖市主管副市长、国土资源局局长,各县(市)县(市)长、国土资源局局长等共350多人参加会议。
30日上午,与会代表现场参观了舞钢市产业集聚区,尹集镇柏都社区、张庄社区,武钢集团公司铁前项目区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
舞钢市、邓州市、临颍县、滑县、柘城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分别介绍了各自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