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源概况 > 土地资源 >
资源概况 / 土地资源

 

长垣县土地资源状况
 
依据长垣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长垣县的土地资源概况如下:
     一、土地利用状况
2005年长垣县土地总面积为103841.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78162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9306.4公顷,其它土地面积6373.5公顷。2005年长垣县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见表1-1
(一)农用地
2005年长垣县农用地面积为7816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5.27%。
耕地:面积为69849.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7.27%。其中水田面积4398.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24%;水浇地面积65365.7公顷,占62.95%;旱地面积85.5公顷,占0.08%。
园地:面积为544.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52%。
林地:面积3234.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11%。其中有林地面积2872.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77%;灌木林地面积1.1公顷;其他林地面积361.1公顷,占0.35%。
其他农用地:面积4533.2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7%。其中设施农用地面积289.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28%;农村道路面积1627.5公顷,占1.57%;坑塘水面面积1096.2公顷,占1.06%;农田水利用地面积1520.1公顷,占1.46%。
(二)建设用地
2005年长垣县建设用地面积19306.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8.59%。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7340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6.70%。其中建制镇用地面积4509.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34%;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1664.2公顷,占11.23%;采矿用地面积87.7公顷,占0.08%;其他独立建设用地面积1078.8公顷,占1.04%。
交通水利用地:面积1801.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4%。其中铁路用地面积146.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4%;公路用地面积1023.8公顷,占0.99%;水工建筑用地面积443.2公顷,占0.43%;管道运输用地面积188.1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8%。
其他建设用地:面积164.7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6%。
(三)其他土地
2005年长垣县其他土面积6373.5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14%。其中水域(全部为河流水面)面积4645.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47%;自然保留地(荒草地1396.9公顷,盐碱地97.4公顷,沼泽地231.9公顷,沙地1.9公顷)面积1728.1公顷,占1.66%。
长垣县2005年各乡(镇、办事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见附表一。
      二、土地利用特点
(一)受黄河因素影响,黄河大堤两侧土地利用差异明显
黄河大堤将长垣县一分为二,堤西为黄河冲积平原,农业发达、城镇密集、工业发展快,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比重高,农用地中耕地比重高、耕地中高产田比重高,但靠黄河大堤西侧有一定的背河洼地。堤东为黄河滩区,经济较为落后,土地利用类型中未利用地比重较高、农用地中林地比重较高、耕地中中低产田比重较高。
(二)土地利用率较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2005年长垣县土地利用率为93.86%,土地垦殖率为67.27%,均高于新乡市90.35%和55.06%的平均水平。未利用地面积少,仅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14%,且部分未利用地为自然保护区用地,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三)建设用地量大,特别是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较大
长垣县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较快,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用地增长迅速,同时农村居民点的增长没有得到有效约束,2005年长垣县建设用地面积达19306.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比重逐年上升,由1997年的16.64%增长到2005年的18.59%。2005年长垣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1664.2公顷,占长垣县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60.42%,比重较大。
     三、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人地矛盾尖锐,耕地保护压力大
据统计,2005年长垣县人均耕地1.23亩,低于全国人均1.44亩的平均水平,略高于河南省人均1.22亩的平均水平,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将进一步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建设,难免要占用耕地,耕地保护压力大。
(二)林地面积偏少,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不够协调
2005年全县林地总面积3234.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3.11%。林地面积少、比重低,林业生产未能形成规模,林业生产水平低。受黄河影响,长垣县存在一定的沙地、盐碱地、滩涂等,这些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长垣县的生态屏障也不完善,湿地在逐步缩减。从总体上看,全县的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还不是很协调。
(三)建设用地布局较为分散、集约利用程度偏低
长垣县工业发展较快,在中心城区之外的多个乡(镇)成功的发展起了多个特色产业,如魏庄镇和恼里镇的起重机械产业,丁栾、张三寨、满村等乡(镇)的医用卫生材料产业,苗寨等乡(镇)的防腐产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给长垣县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布局较为分散。
2005年长垣县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为24.82万元/公顷,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0.4万元/公顷。起重机械产业自身的特点,要求占用相对较多的土地,但这只是单位建设用地产出率低的原因之一,从不少企业用地的实际情况看,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用地不集约现象。
(四)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由于沿袭城乡二元发展模式,重工业轻农业、重城镇轻农村,缺乏城乡用地的统筹安排。长垣县工业化发展较快,但城镇化相对滞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作用没有完全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