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县县域矿产资源和地质概况
时间:2011-05-18 10:31来源:未知 作者:局信息中心 点击:
次
长垣县县域矿产资源和地质概况
一、矿产资源概况
1、种类、品位、贮量及开发价值。我县目前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制砖瓦用粘土、沙、地下水、地热、矿泉水等(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尚待勘查开发)。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县域开发规模不断的扩大,地下水、地热、矿泉水等矿产资源更是得到大量的开发利用。我县区域内的地下水属于孔隙潜水类型,水位埋深8-12米左右,水位相对标高52.3米左右,其动态变化受季节控制,年水位变幅2-3米,主要为农业及生活用水开采。地热、矿产水主要埋藏于400米以下的第三纪和第四纪堆积物中,属深层承压水。现主要有房地产开发小区供暖,生活用水、宾馆洗浴、卫材企业漂洗纱布等开采。另外,本县区域第四系地层上部108-250米以上的全新统均为近代河流积物的粘质砂土和粉砂土夹层以及结构疏松的淤泥层。第四层下部350-390米以上的更新统也为粘土和粉质砂土,夹有粉砂、粉细砂和细砂。
2、综合评价和前景展望。由于长垣县及周边区域地下特殊的地质构造,大气降水通过远处山区裂隙和破碎带入渗,在重力和水头压力作用下,源源不断向深处运移。在运移过程中,降水所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温度也不断提高,逐渐就形成了地热矿产资源。另外,降水在运移中,还与周围的岩石发生水文地球化学反应,从而使岩石中的矿物质不断溶于水中,开成离子状态,在这种特殊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中,在水岩一系列物化作用下,使水中锶与其它元素含量增高,其含水介质为一套河湖为主的较为密实的砂层,砂层厚度为50米到70米。上部被厚42米左右的第三系粘土覆盖,成为矿泉水赋存的极好覆盖层,从而又形成含锶元素的天然饮用矿泉水。
二、地质概况
1、地质灾害基本情况。我县位于豫东平原振荡性沉降区内,属内黄至开封断裂凹陷强烈沉降区。自新生代以来,一直处于强烈沉降阶段,接受着松散堆积物沉积,地质条件复杂。从断裂构造上讲,我县以新华夏系北北东向构造为主,其次为北西向构造。通过我县的北北东向活动断裂带有聊城至兰考深断裂带西侧的边界断裂带(经武邱、苗占、芦岗、魏庄)、黄河断裂带(经恼里镇)和长垣县断裂带(经过长垣县城)。长垣县城区又恰好位于濮阳至开封北东向大断裂带内,该断裂带近代仍在活动,属长期活动的壳断裂,基底岩石受断层破坏严重,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地质环境脆弱。另外,本县区域第四系地层上部108—250米以上的全新统均为近代河流积物的粘质砂土和粉砂土夹层以及结构疏松的淤泥层。第四层下部350—390米以上的更新统也为粘土和粉质砂土,夹有粉砂、粉细砂和细砂。日常地质灾害的发生类型及情况表现为:随着各类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不断增加,不进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施工,工矿企业为了生产大量抽取地下水等,这些行为都会人为的造成地面沉降、地裂缝、地层塌陷等地质灾害,还有沿黄,沿堤、渠区域,河水冲刷堤岸,一些单位、个人为了搞建设大量乱挖沙、取土等,更易造成黄土层凹陷,河岸、堤岸崩塌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2、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区域。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构造及特征、人类工程活动状况等情况,确定老城区、新城区、起重工业园区、南蒲、常村大部沿堤区域,张三寨、丁栾工业区和武邱、苗占、芦岗、位庄、恼里等沿黄河滩区乡(镇)的大部分地区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区域。这些区域容易发生突发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是地面沉降、地裂缝、河岸、堤岸崩塌、黄土层凹陷、地层塌陷等。这大部分地区内已经竣工和正在进行施工或准备进行施工的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
3、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我县位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主汛期一般为每年的6—9月份。因此,依据我县降水的气候特点,确定我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为6、7、8、9、10共5个月。